卢钢发电机组网!发电机组工程师的家园!

沃尔奔达 发电机组网 数据中心 分布式能源 天然气  风力发电 燃料电池 卢钢

谨以此文沉痛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

时间:2018-10-17 10:08来源:天才简史 作者:gh_50a9e8d8208f 点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用他的全部生命为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半生戎马,大刀阔斧,始终奋斗在振兴中华的路上;几十年风雨无阻,他用真情对待人民,他用大智撑起了民族崛起的希望,他用无悔的付出换来中华世代祥平。 如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用他的全部生命为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半生戎马,大刀阔斧,始终奋斗在振兴中华的路上;几十年风雨无阻,他用真情对待人民,他用大智撑起了民族崛起的希望,他用无悔的付出换来中华世代祥平。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太平盛世,多数人已经被这昔日的灯红酒绿所迷醉,又有多少人记得今年是周总理逝世42周年?

42年前的1月11,正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日子,请允许我代表《》节目的小伙伴们及广大粉丝朋友们为我们可亲可敬的周总理送上一份迟到的追忆。(原谅昨天手抖打错一个年份了,所以今天修改了下重发一次)

(少年时期周恩来)

回顾周总理的一生,崇高与奉献是最好的概括。

1898年,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他自小就才思敏捷,勤奋好学,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期间,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有人说是为了光耀门楣,有人则是为了明理辨事,而我们的总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震撼了师生,也喊出了一个时代的希望。

在这期间,他博览群书,每当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他总是感到分外的激动。

为了实现中华之崛起,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作文、书法和英文回回名列第一。

德才兼备,是人们对他一致的评价,他机智幽默又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威望很高,老师们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国文老师在他的作文上批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还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为这样的学生,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周总理和两个朋友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珍贵照片

当年的周总理才19岁

真是一个帅字

周总理在法国留学时和同学一起划船

1917年的周恩来

周恩来的一生,每个经历都是那样的不同凡响,像是一篇篇振奋人心的英雄史诗,让我们不得不钦佩。

他先后留学日、法、德等国家,在欧洲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中共旅欧总支部工作。

1924年8月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解放战争期间,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建国之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总理

一路高歌一路行,他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全部奉献给了这个国家,奉献给了他的人民。芍药和海棠花的爱情故事流传了半个世纪,他和夫人邓颖超一生无子,他说中华人民都是我的儿女。

对待人民,他是那样的热情真诚,他常常深入到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喜欢和人民们同吃同住,坚决不给群众,给国家添一点麻烦,身居高位,却始终以公仆自居,从不搞特殊。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日夜操劳,至死不渝。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理身体越来越差,他还是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却吃的越来越慢,他曾经英俊的面容已经变得苍老,孔武有力的双手开始颤抖,令敌人胆颤的双眼也不再炯炯有神。

一次,周恩来要陪外宾外出参观,出发前,他略带犹豫的问勤务人员:"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这或许是总理一生中唯一一次“搞特殊”了吧。

自中国近代以来,列强侵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华儿女混着血与泪,签下了一个个屈辱的协定。巴黎和会,中华的利益再次沦为帝国主义强国瓜分的对象。

那是一段屈辱的岁月,也是中华儿女渐渐觉醒的历程。往事不堪回首,留给后人无尽的唏嘘。但是自从有了周总理,这个伤痕累累的古老中国的外交之路,终于见到了希望的曙光。

建国以后,周总理第一时间制定外交方针,主持外交工作,中苏友好建交,创造性的提出求同存异,恢复联合国席位,促成与美、日等多国和平建交。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守。在外交工作中,让世界领略了他高超纯熟的外交艺术和谋略智慧,奠定了享誉世界的政治外交家地位。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讲话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便带有几分讥讽的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外国记者还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他用智慧化解了敌人投来的利剑,犀利又不失风度的遏制了这些居心不良的记者们的嚣张气焰。

周总理最为睿智的地方还在于,他一贯主张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不留一点情面,但是在会场外,面对态度友好的国际友人,他却是真诚友善。

他倡导乒乓外交,不止一次的邀请美国运动员来华访问,给美国人民留下了友好的印象。

在他的积极努力下,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乘坐他的专机“空军一号”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对华访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摄影师拍下了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机场握手的历史性照片。

照片很快登上世界各大报纸版面,被西方人称为“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照片中的周恩来,气宇轩昂,风采超凡,与尼克松握手,显得亲切而不卑微,显示出了崛起中的中国所拥有的大国气度。

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

然而就在这次会面不久后,周恩来便被查出膀胱癌,当时,所有人都劝他好好休息治疗,但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极为敏感危险,总理不得不挑起重担,扶大厦于将倾,带病主持工作。

病痛无情的折磨着这位衰弱的老人,在住院期间,平均40天左右就要动一次手术。1975年6月,由于癌症的折磨,他的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曾经高大威武的他已经变得瘦弱单薄。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这位顽强的老人依旧同病魔做着不懈的斗争,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这一时期,他除了批阅、处理一些文件外,还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会见外宾63批,在会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他为国家耗尽了最后的生命。

1976年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十里长街送总理

消息传出,万人恸哭,举国哀悼。1976年1月11日,长安街上挤满了人群,人们臂上缠着黑纱,胸前配着白花,一张张悲痛的脸上布满了泪痕。

路长人满,望不到尽头,人们追着灵车奔跑,是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停留在这位共和国缔造者风华正茂的岁月,停留在他满怀笑容的搀起人民的手 的暖人瞬间。

苍天有情,天地也为之动容,总理的灵车缓缓的驶过,与远方灰蒙蒙的天空融为了一体。这片土地承载着深深地悲痛,也见证过这位伟大总理辛劳辉煌的一生。

在这里,周总理接待过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这片土地,有他挚爱的人民——他的儿女们在这里为他送行,为他献上最后深深的一礼。

周总理走了,却留下满地华光和一生荣耀,留下了他的深情,留下了一个被唤醒了的东方雄狮……

灵柩车队

群众自发组织送行队伍

送行群众

 送行场面  

时光荏苒,40余载匆匆而逝。如今,腾飞中的中国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总理的心愿有了最好的传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留给我们千秋万代的精神财富,也是构成华夏民族悠久历史的最精彩的一笔。

斯人已逝,纵使悲痛,却无法挽回,但总理的精神永世长存。周总理,是全体华人的总理,更是我们永远的英雄,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他的贡献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END!

精彩推荐:

震惊,史上最接近神的男人!

达芬奇:疑似穿越者的旷世奇才!

上帝武器究竟有多恐怖?一个中国男人用毕生心血将它造出!

他是中国最聪明的男人之一,却饱受争议,究竟为何?

这是一个属于天才的世界

扫描关注下方二维码

了解世界上最厉害的天才

都经历过怎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责任编辑:lugang)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工信部ICP许可证号:鄂ICP备15009276号-1